“生活富裕了,身体也要健康;钱包鼓起来了,精神更要富足。”今年以来,县文体局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大力实施“811”文化惠民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,将“文化惠民、文化育民、文化富民”始终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,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经济建设带来的文化实惠。
精品创作常抓不懈,获奖作品好戏连台。县文体局把繁荣文艺创作与树立精品意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,积极组织全县广大文艺爱好者积极开展文学艺术作品生产。《邹平历史文化丛书》、《陈仲子研究资料集》、《邹平民间歌谣》、《郝秋岩诗集校注》相继出版发行,《范仲淹故事评传》《邹平名门望族》近期即将出版,歌曲《你看咱老百姓》等20余首在《广播歌选》等刊物上发表,歌曲表演《90后当兵来》获得全国“群星奖”,女声表演唱《美丽的愿望》入选“2010全国八一晚会”,全县文学艺术作品生产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。
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,不断满足了广大群众文化生活需求。近日,由县文体局牵头举办的第四届全县农村戏剧艺术节落下帷幕。艺术节期间,200余名百姓演员以自唱、自演的形式,各展其长,赢得了观众的认可。在文化惠民工程中,县文体局注重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,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,让健康向上的生活格调充实群众生活。同时,该局大力开展“一乡多品”、“一村一品”特色文化活动,发掘和开发传统民间文化资源,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,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,搞好“传帮带”。通过农村戏剧艺术节节庆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发掘、整理优秀传统民间艺术,让民间文化参与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文艺活动中去。目前,我县农村庄户剧团发展近70余个,兰亭剧社发展会员50余人,每年组织活动100余场次。
开展好文化下乡、送戏下乡活动。今年以来,县文体局积极组织文化馆、吕剧团送戏、送书、送文化科技知识到基层,送戏下乡300余场次;“百姓舞台幸福歌———走进新农村”群众文化活动展示以百姓唱、百姓演、唱百姓、演百姓的形式,以农村文化大院以及文化馆流动舞台车为主阵地,打造了老百姓自己的文化平台,计划用3至5年走遍全县大型社区、村庄。
服务基层、服务群众,大力建设文化共享工程。文体局立足于服务基层、服务群众,大力建设文化共享工程,先后投入120余万元,购买了相关设备,建设了电子阅览室以及多媒体演示室、中心机房等。加快文化信息资源中心邹平支中心的建设,健全地方性资源数据库,逐步完善了全县公共图书馆文化网络服务体系。(邹平广电网)
精品创作常抓不懈,获奖作品好戏连台。县文体局把繁荣文艺创作与树立精品意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,积极组织全县广大文艺爱好者积极开展文学艺术作品生产。《邹平历史文化丛书》、《陈仲子研究资料集》、《邹平民间歌谣》、《郝秋岩诗集校注》相继出版发行,《范仲淹故事评传》《邹平名门望族》近期即将出版,歌曲《你看咱老百姓》等20余首在《广播歌选》等刊物上发表,歌曲表演《90后当兵来》获得全国“群星奖”,女声表演唱《美丽的愿望》入选“2010全国八一晚会”,全县文学艺术作品生产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。
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,不断满足了广大群众文化生活需求。近日,由县文体局牵头举办的第四届全县农村戏剧艺术节落下帷幕。艺术节期间,200余名百姓演员以自唱、自演的形式,各展其长,赢得了观众的认可。在文化惠民工程中,县文体局注重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,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,让健康向上的生活格调充实群众生活。同时,该局大力开展“一乡多品”、“一村一品”特色文化活动,发掘和开发传统民间文化资源,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,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,搞好“传帮带”。通过农村戏剧艺术节节庆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发掘、整理优秀传统民间艺术,让民间文化参与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文艺活动中去。目前,我县农村庄户剧团发展近70余个,兰亭剧社发展会员50余人,每年组织活动100余场次。
开展好文化下乡、送戏下乡活动。今年以来,县文体局积极组织文化馆、吕剧团送戏、送书、送文化科技知识到基层,送戏下乡300余场次;“百姓舞台幸福歌———走进新农村”群众文化活动展示以百姓唱、百姓演、唱百姓、演百姓的形式,以农村文化大院以及文化馆流动舞台车为主阵地,打造了老百姓自己的文化平台,计划用3至5年走遍全县大型社区、村庄。
服务基层、服务群众,大力建设文化共享工程。文体局立足于服务基层、服务群众,大力建设文化共享工程,先后投入120余万元,购买了相关设备,建设了电子阅览室以及多媒体演示室、中心机房等。加快文化信息资源中心邹平支中心的建设,健全地方性资源数据库,逐步完善了全县公共图书馆文化网络服务体系。(邹平广电网)